龙葵

除疲解毒抗癌利尿利湿清热散瘀消肿止咳
别名:天茄子、苦葵、乌甜菜、乌子茄、乌子仔菜
性味:味苦 , 性寒 , 有小毒 。
归经:归肝、膀胱、肺、肾、胃经 。
煎法:
适用体质:
龙葵的功效与作用可止咳 , 抗癌 , 解毒 , 除疲 , 消炎 , 清热利湿 , 散淤消肿;用于抗癌 , 感冒发热 , 咽喉肿痛 , 慢性气管炎 , 痈肿疔疮、丹毒、天疱疮 , 水肿癌性胸腹水 , 急性肾炎等症 。
全草:味苦 , 性寒 , 有小毒 。入肝、膀胱、肺、肾、胃经 。根:味苦、微甘、滑 , 性寒 。
龙葵主治用于热毒痈肿、疔疮、乳痈、丹毒、蛇咬伤、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血热出血、头晕头痛及小便不利、水肿、湿疮、湿瘆、喘咳等症 。皮肤化脓性感染、急性乳腺炎、急性盆腔炎、急性肾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癌症、高血压、**炎、宫颈糜烂、白带过多等可配伍用之 。
龙葵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龙葵禁忌服用过量会引起头痛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瞳孔散大、精神错乱 , 并有溶血作用 。
未成熟果有毒 , 勿鲜食 。
 
①本品内服45g即可出现中毒 , 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 , 甚至可因剧烈腹泻造成失水休克、血压下降、头晕头痛、瞳孔散大 , 严重者体温升高、精神错乱、抽搐、呼吸困难 , 亦可出现肠源性发绀 , 可因心力衰竭、呼吸麻痹而死亡 。②脾胃虚寒 , 无实热者忌用 。孕妇忌用 。儿童慎用 。
龙葵食用方法-泡水喝的功效日常用量:全草18.5~37.5克 , 根10~18.5 , 水煎服 。
龙葵选方1、食道癌、胃癌
组成:龙葵30.0克 , 黄药子11.3克 , 奇散子18.8克 , 白英15.0克
用法:水5碗煎2碗 , 分次服之 。
2、食道癌
组成:龙葵根18.8克 , 白英18.8克 , 白花蛇舌草30.0克 , 蛇波30.0克 , 奇散子18.8克
用法:水8碗煎3碗 , 当茶饮 。
3、白血病
组成:龙葵30.0克 , 半枝莲30.0克 , 金银花藤30.0克 , 锯子草56.3克
用法:水8碗 , 煎2碗 , 早晚饭后各服1次 。连服1~2个月 。或随症状加减应用 。
4、鼻咽癌
用法:龙葵配白英、石上柏、半枝莲、蛇莓等药同用 。
组成:龙葵配白英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、蛇莓、杠板归等药同用 。
5、肝癌
配方:龙葵配白英、半枝莲、蛇莓、莪术、鳖甲等药同用 。
6、子宫颈癌
配方:龙葵配甶英、半枝莲、蛇莓、蒲公英、白茅根等药同用 。
7、痢疾
组成:龙葵叶30.0克(鲜品者用56.3克) , 白糖22.5克
用法:水5碗煎2碗 , 去渣 , 加入白糖溶化 , 分2次服 。
8、跌打扭伤肿痛(外敷方)
组成:鲜龙葵叶18.8克 , 葱白连茎须8个 , 酒酿糟适量
用法:将上药二味切碎 , 同酒酿糟捣烂敷伤肿处 , 每日换1~2次 。
9、风火牙痛
组成:龙葵根37.5克 , 马兰根37.5克 , 小本丁竖杇37.5克 , 铁马鞭37.5克 , 山栀根37.5克
用法:水6碗煎2~3碗 , 分次服 。或单用龙葵根37.5克 , 煎水服 。
10、白喉
组成:鲜龙葵75.0克(用清水洗净)
用法:捣烂榨取自然原汁 , 每次用10.0毫升 , 频频含服 。
11、慢性气膂炎 , 哮喘
组成:龙葵果实300.0克 , 米酒1瓶
用法:浸泡15天后即可饮用 , 每次服10.0~20.0毫升 , 每日3次 。
症状:本方有祛痰、止咳、平喘之作用 。
12、早期肝癌
组成:龙葵根37.5克 , 五指茄37.5克 , 白花蛇舌草22.5克 , 百症草18.8克 , 白鹤灵芝草18.8克 , 半枝莲18.8克 , 小本山葡萄37.5克 , 白毛藤18.8克 , 鼠尾癀18.8克 , 大本九层塔根37.5克 , 车前草18.8克
用法:水煎3碗 , 饭后各服1次 。
13、痈无头
组成:龙葵适量
用法:捣烂外敷 。
14、吐血不上
组成:龙葵苗25.0克 , 人参0.3克
用法:将二味药一起研为细末 , 每次用水送服10.0克 。
15、血崩不止
组成:龙葵50.0克
用法:水煎服 。
16、疔肿
组成:龙葵适量
用法:研成细末 , 用酒送服 。
龙葵怎么吃-用法用量龙葵药用部位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全草 。
 
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
一年生草本 , 高30~70厘米 。茎直立 , 多分枝 , 幼嫩茎上生细毛 。叶互生 , 叶片卵形 , 长4~9厘米 , 宽3~5厘米 , 先端尖 , 基部楔形 , 逐渐狭小延伸至叶柄 , 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锯齿 。总花梗生于枝侧 , 小花4~10朵聚生于序柄顶端成伞状 。萼绿色 , 五浅裂;花冠白色 。浆果球形 , 未熟时青色 , 成熟后黑紫色 。夏、秋、冬采全草 , 晒干 。
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。生于田野、路旁 。
龙葵选购保存【龙葵】

    推荐阅读